第68章 出发与抵达
骑兵,那就麻烦了。
其实,这只是一种心理作用。
九边之地,随处可见堡垒、墩台,要想闯入大股骑兵,除非前线部队要么沦陷,要么投降。
否则鞑虏不会吃饱撑着,来袭扰这些不毛之地。
再说行进路线,队伍进入大同,再往西北而去,就到了朔州。
赵知来没有想入城去休整,没有想同那位分守道的官员打好关系,想必现在,他们指不定要将赵知来怎么样呢。
毕竟谁都不希望手上的权利变小,不希望自己的辖区变小。
于是,赵知来一行人晓行夜宿,加紧赶路,终于在二月初的时候,到达了平虏兵备道的驻地——井坪。
而井坪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。
不是多么繁华,也没有坚固的城墙,完全就是一个土城。
这还不是让人吃惊的地方。
最让人意外的是,城内空无一人,没错,没看见一个人影。
要知道大同地区,城市规模从上往下,分别是大同镇城、平虏卫城、井坪所城等,再往下就是堡、墩一类。
现在是井坪居然没有一个人。
然而,古怪的事情接二连三,走进这座小城一看,所有能拆的东西,全都被拆得一干二净。
要知道大同总兵麾下有一位井坪城参将。
他统率井坪城、朔州城、乃河堡、马邑城、应州城、怀仁城等六位守备。
城内被拆得如此干净,井坪城参将去哪里了?
难道这位参将不是驻扎在井坪城?
或许,参将就是在赵知来到来之前,移驻到朔州,因为前朝也有这样的先例。
为什么要走?
赵知来想不通,但不管怎么说,造成这样的结果,或许是那位分守道官员的手笔,居然将井坪城拆光,也不知道藏着什么目的。
而且,那位井坪城参将的移防又是谁下的命令?
要知道参将之类的武将,只要不是总兵,你官职就算比赵知来高,同样要受到兵备的节制。
兵备就像一个小巡抚,在辖区内有专断之权。
你一个参将敢得罪兵备?
面对这样的状况,赵知来感觉到大同不欢迎他的到来。
不管欢不欢迎,赵知来只需搭上三个人的关系,就能畅通无阻。
一是他的顶头上司,大同巡抚叶廷桂,再就是山西大同两地的监军,御马监太监陈贵。
最后就是宣大总督卢象升。
当然,赵知来也要弄清楚,此事背后有没有三位的影子,才能做出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