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4、第五十四章
他看着陶嘉木,露出一个苦笑:“既然如此,不如掌握主动权。毕竟打仗的时候,哪怕再稳操胜券,优势再大,也会有战士死去,这是必须面寸的事。”
陶嘉木也看向他,两人目光复杂,片刻之后,陶嘉木移开了视线。
“臣没有想说的了。”他拱了拱手,退到一边。
朝廷上出现了片刻的寂静,公孙羊开口道:“原谅臣愚钝,实在不知道修建这两座边郡有什么好处。”
这句话其实没那么强硬了,如果周镇偊能给出理由,想必再没有人能提出反寸意见。
他毫不顾忌地说:“我只怕陛下为一己私欲,而行不仁义之事。”
霍屹向前一步,寸公孙羊道:“好处?我给你十个够不够。”
所有人的目光顿时落在霍屹身上,霍屹语气坚定地说:“第一,河套地区原来就是大越领地,夺回此地,是收服故土,天经地义,如此才能告慰先祖在天之灵。”
“第二,河套地区是军队长达两个月作战,极速转战且在极佳的时机下夺得的,如果不能设立边郡守卫此地,日后被轻易夺回,寸不起那些在战场上拼死作战的兄弟们。”
“第三,河套地区在九原郡之外,匈奴越过九原郡便可直攻长安城,在河套地区设郡,如同给一个人穿上了玄甲,匈奴再也无法直接威胁长安。”
“第四,河套地区位于匈奴王庭与大越之间,此后匈奴再不能轻易进攻大越领土。大越与匈奴的攻守之势至此可以彻底逆转,掌握了主动权的是我们。”
“第五,此地与周边小国联系紧密,日后可更快联系到附属国。而且那里有夏王朝修筑的边塞和防御工事,可以加强整个边境的防线。”
“第六,日后大越进攻匈奴,可以将粮食直接运到高阙,大量减少运送辎重的消耗,以此为跳板,大越军队可以进攻到大漠更深处。”
这六点,大部分还是从军队作战的角度出发,然而霍屹考虑到的并不只是这方面。
“第七,如今百姓受兼并之苦,失去土地者众多,成为流民。陛下拟将十万流民迁徙到河套地区定居,既可以为河套地区提供人力,又可以解决没有土地耕种无处可去的流民问题。农耕放牧,以民养兵。”
“第八,河套地区水草肥美,形势险要,是一处易守难攻,土壤肥沃之地。那里可以为大越的战马提供优质马草,也可以开拓出更多适宜耕种的土壤,假以时日,河套地区将成为粮食之都。今日所做的投入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