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5.因果循环
道:
“我我我没做什么啊!”
“我来这探访祝兄,确实是因为在下想要和祝兄更进一步,存了想要和祝兄成为好友的念头。”
梁山伯顿了顿,“我知道在世人眼中,一介庶人想要和士族成为好友,几乎是大逆不道之事,也做好了被你嘲笑或敷衍的准备,但我还是来了。”
祝英台微微愕然。
她没想过梁山伯想要和她做朋友,居然会抱着这么大的包袱。
“因为在下平生之中,从未见过你这样的士人。在下蹉跎十九载,除了贺馆主,未曾见过为庶人痛哭流涕之人,也未曾见过因悲悯之心突破己道之人。外面那一堵书墙,更是行贺馆主未行之能事,让我肃然起敬。”
梁山伯的声音低沉而有力。
“冥冥之中像是有什么在告诉我,如果我今日不来,他日必定后悔,所以我明知马兄可能会勃然大怒,却依然怀着侥幸之心来了。”
祝英台惊讶地咬了咬唇,有些为这样认真解释的梁山伯而震动。
“谢谢你在马兄盛怒之下,依旧为我仗义执言。谢谢你在我最尴尬无助之时,坦言我也值得为你之友。谢谢你并无门第之见,认同我与马文才在人格之上并无什么不同。”
梁山伯深深一躬。
自贺馆主以外,这是唯一一个,完全没有将“士”、“庶”当做评判一个人标准的君子。
虽然瘦弱又天真,但他是真正值得敬佩之人。
他沉声道:
“君以真诚待我,我必以诚意待之,从今往后,若有驱驰,莫敢不从。”
“你,你说的太严重了!我要驱驰你干嘛!”
祝英台没想到她的一句承认在梁山伯心里这么重要,顿时有些受宠若惊的惶恐。
然而梁山伯却不是为了听他说这些“我不是刻意”的解释,而说这段话的。
他说完这番话,似乎自己也有些赧然,直起身子对祝英台拱了拱手,转身离去。
梁山伯回到住处的院中时,正遇见马文才命令随人将自己的东西搬回和祝英台同住的学舍。
两人在院中陡不及防打了个照面,皆是一怔。
如果说两人之前还能维持着明面上的和气,甚至有着心照不宣的默契做出
“会稽好师门”的样子的话,现在就像是撕破了那一层面纱,真正将两个人的心思全都暴露了出来。
无需掩饰,他们都是同样心思通达又透彻之人,无论是什么样的面具,他们都能互相看穿对方面具下不甘于人下的野心和城府。
“你以后会后悔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