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人人都爱马文才

首页

343.折柳送别

僧袋,趁着黑夜步出破庙。

牛首山大营本就在城外,但在城南,他们得靠水路离开建康,而后辗转向北,在马文才安排好的裴家客店那里换乘劣马,进入魏国边境城市。

这一路的行程马文才已经事无巨细向他们介绍了好几遍,是以对他们来说并不惊慌,但就这样不告而别本就是件让人内心愧疚之事,所以所有人心情都不太好。

待到了江边渡口时,马文才已经带着傅歧在等候,他们如今都有官职,本是不应该来的,但此事毕竟和他们有关,马文才又是个操心的性子,不到最后一刻把人安全送走,他都不会放心。

只是来是来了,却和傅歧两人都做了乔扮,他手下有会易容的,不但一身在家居士的衣衫,还都贴上了胡子,看起来就像是两个潜心向佛的香客送云游的大师离开。

渡口安排的船也是马家的,从掌舵到船工都是马家人,也不怕出什么纰漏。

待到了离去之时,马文才和带着斗笠的花夭两两相望,气氛有些尴尬。

虽说是花夭自己愿意的,但他其实也不是没有其他法子送她出京,选择这个法子,一是速度最快最为稳妥,却也有之前被她“逗弄”心中不甘的一点小小报复之心。

但真看到花夭戴着斗笠领着两个“弟子”缓缓而来,他那点不甘和气恼的小心情却也烟消云散了。

世道艰难,谁又能随心所欲?

从此便一笔勾销吧。

马文才如此想着,按照南方送别的习惯,从渡口边的柳树上折下一支垂柳,抵御花夭:

“此去山高水长,不知何日能够再见,祝花将军一路顺风。”

“柳”与“留”谐音,古人内敛,不忍分别却又不能忘怀,便用这种方式来委婉表达自己的意思。

柳枝的特点是随处而活,只要插下柳枝便能成荫,此举也颇有点祝福对方“随处而安”之意。

花夭虽在怀朔长大,但她并不是不通汉人文化,但不知如何,看着这递来的柳枝,她却有些不想接。

她不解,马文才还以为对方是不知道他折柳是什么意思,有些讪讪地想缩回手,感觉尴尬极了。

还是旁边的傅歧解释说:“我们这送别都送柳枝的。”

说罢,他从柳树上也折下一支,递给花将军:“愿你此去大展宏图。”

“我们那不折柳,关外只有杨树。”

花夭笑笑,“我们送别,用歌。”

她最终还是接了柳条,上了客船。

涛声阵阵,那小船摇着撸缓缓向北,风中传来花夭带着磁性的女音,这时他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