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高衙内的恣意人生

首页

第90章 北宋六贼

就让梁师成找人模仿他的笔迹代笔。如此便利的条件,梁师成有机会、也有胆量伪造圣旨,人称“隐相”。

童贯是赵佶的武装势力管家,而他枢密院枢密使的身份,让他成为了军方第一人,人称“媪相”。

早些年童贯西征所向披靡。

尽管他有恃功骄横,瞒报败绩,夸大战功等劣迹,却也算军功赫赫。

朝臣对他的抨击以“僭窃兵柄”为主。童贯的形象也是偏正面的,甚至算是“稳边拓土”的典范。

直到去年,童贯亲率大军对西夏用兵,他不听主将“刘法”的劝导,并强令其进军西夏腹地,导致刘法战死。

刘法被“河湟吐蕃”以及西夏敌军誉为“天生神将”,可见其能耐极大,而童贯的众多战功,也多出自他的手笔。

《陕西通志》记载,‘时论名将,必以刘法为首’。

甚至有刘法是宋末第一名将的说法,他的名气远比种师道、种师中兄弟俩大得多。

刘法战死,童贯溃逃,损失精兵数万。

此战暴露了童贯的指挥无能和急功近利,他“西陲名帅”的军事威信也随之崩塌。

童贯回京后,仅以“小挫”回禀赵佶,他现在甚至还不知道,“西北小战神”已经战死。

李彦是赵佶的生活管家,任后宫大内总管,专职后宫事务,赵佶第一任皇后的死,他可是在暗中出了不少力的。

李彦在朝堂上虽然没有高级职务,却是众多外戚巴结的对象,他指使众外戚势力为自己办事手拿把掐,实力不容小觑。

毕竟他若授意几个妃嫔掀起一股枕头风,几乎没几个官员能受得住。

李彦掌管西城所三四万顷公田,他依靠权势强征暴敛,把附近百姓的私田收为国有。

不少百姓不愿交出土地,在李彦的指使下,被打死的足有千百人。

西城所规模扩大到五万顷,他又把大量公田转化为自己的私田,每年营收高达几十个小目标。

李彦截流两成,把剩余八成直接输送进赵佶的内帑小金库。

诸如对妃子的赏赐,应奉局收购百姓手中宝物的大部分补贴,花得都是赵佶个人的内帑。

蔡京在朝堂上的权势最大,卖官鬻爵不过是常规操作。

他十分贪恋权势,打压异己更是不遗余力。单单一块党人碑,就让他罢免了三百多名官员,其中就有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。

须知,还有数百低级官员是没资格上碑的,党人碑是蔡京对朝堂的一次大清洗,是他完成朝堂垄断的重要手段。

御史中丞王黼,他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