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32章 常凝雪的心思
是长子。
这点小心思,李彻看得明白,却并未觉得有多么过分。
为人母者,为子女长远计,亦是人之常情。
常凝雪出身将门,不是平民女子,自然是通晓这些事情的。
而小儿子和女儿的母妃耶律仙则不同,虽然也出身于契丹皇室,但异族哪里有这么多想法,却是无忧无虑......
而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,李承能想到把弟弟妹妹也一并带来。
既不独占这份勤勉的名声,还显露出作为兄长的担当,这份不居功、不过分表现的心性,倒真有了几分大哥的样子。
“原来如此。”李彻点了点头,此时内侍已为他整理好最后的衣冠。
他缓步走向三个孩子,挨个轻轻拍了拍他们的小脑袋,温声问道:“那你们可知,今日父皇要去做的,是什么大事?”
李承回道:“乃是科举。”
李彻点了点头:“何为科举?”
三小只迷茫地仰起脸,齐齐摇了摇头。
李彻蹲下身,与孩子们平视,耐心解释道:“科举,乃是为国家选取栋梁之才。”
“今日前来考试的,都是从天下读书人中选拔出来的英才,他们寒窗苦读,只为报效国家。未来,他们都将成为朝廷的肱骨之臣,辅佐父皇治理这万里江山。”
“你们能重视这些人才,懂得今日非同寻常,父皇心里很是欣慰。”
小胖子李浩听着,却突然睁大了还带着睡意的眼睛,露出一丝惊恐:“那......那儿臣以后,也要像他们一样,起这么早,去考科举吗?”
对他来说,今天被迫早起已经够痛苦了,若以后天天如此,简直是噩梦。
李彻看着这小儿子憷头的样子,又是好气又是好笑,故意板起脸道:“考!怎么不考?不但要考,还要好好考!”
小胖子顿时露出惊恐的神色。
李彻却是不理他,继续道:“只有亲身经历了这读书的艰辛,你们日后封王,才能体会到下面臣子们的不易,才会懂得重视他们的谏言。”
在他规划中,皇子们将来是一定要参加科举的。
并非真要他们靠此晋身,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体验。
若能考出名堂,自然证明其才学。
即便考不上,经历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,日后身居高位时,也会对手下那些凭真才实学上来的官员多一份敬重,不至于刚愎自用,目空一切。
一个能力平庸却懂得倾听的皇帝,其危害性远远小于一个骄傲自大、好大喜功的帝王。
守成之君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