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人人都爱马文才

首页

321.出人头地

作,能留下来的很少,尤其是北魏前期鲜卑语只有语言没有文字,很多民歌都没有文字记录,大部分民歌还是后来的汉人根据鲜卑文翻译的,有时候根本不是格律的规则,平仄很奇怪。

但这有个最大的好处,就是这些诗歌并没有具体的作者,最后都收录在“梁鼓角横吹曲”里,倒是南朝的汉人将它们翻译、保存了下来。

此刻魏国人对她寸步不让,同国的士人也用一种疑惑的目光紧盯着她,她颇有些骑虎难下之势,再被太子一催,终于又张开了口。

她用雅言的语调,轻轻唱诵:

“陇头流水,流离山下。

念吾一身,飘然旷野。

朝发欣城,暮宿陇头。

寒不能语,舌卷入喉。

陇头流水,鸣声呜咽。

遥望秦川,心肝断绝。”

此曲一出,众人心头像是被什么无形的东西捏了一下,沉甸甸的。

这理论上并不算是诗,但确实鼓角横吹曲,也和战事有关,唱的是服兵役的百姓颠沛流离怀念故乡的感情。

此次来的魏国使臣不少都是汉人,因为梁国毕竟是汉人政权、而且文风鼎盛,唯有汉人能够对抗。

可鲜卑人汉化了很多年,汉人也鲜卑化了许多年,已经从外表上看不出什么区别,就连北方汉人写的诗词,也比南方雄浑了许多。

可之前那些咏唱风花雪月、风土人情的诗词,却没有一首比这一首更来的打动人心。

站在艰危苦寒的陇山顶上,回望富丽繁华的长安城和千里平原沃野,眼见陇水一股向东流下,一股向西流下,那种感受真是无可名状的凄凉和悲壮。

他们都是上位者,是天之骄子、贵胄之身,又有几人体验过真正颠沛流离的生活,理解得了征夫之泪?

然而人与畜生最大的区别就是有着同理心,所以当祝英台咏完这首陇头歌辞,那种连年征戍在外,生死难料,对于归家和亲人团聚已感到绝望的悲壮之情,顿时让人心情沉重起来。

更有鲜卑出身的官员,当场就用雄浑的长调低吟浅唱了起来,那苍凉的歌声直击人心。

诗人本就是情感最细腻的一群人,这下,就连萧衍都肃然正坐,倾听着这首出自南人之口、却由北人吟唱的诗句。

那官员将这首歌辞反复吟唱了好几遍,这才歇住歌声。

刹那间,他们像是被人当头棒喝,想起来这场来往使臣是为了什么、举办这次诗会又是为了什么。

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国力,不是为了张扬自己的文才……

他们,确确实实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